SPCA/SF的訓練理念



分類:新知分享

2008/02/07 20:52


 


引用或轉貼請註明譯文出處,請尊重著作權。


 


SPCA/SF的訓練理念


原文出處:http://www.sfspca.org/dog_training/camps_in_dogtraining.shtml


作者:琴恩‧唐納森


美國SPCA附設訓練師學校校長


美國舊金山動物防虐協會附設訓練師學校簡介


譯者:黃薇菁


譯文出處:『動物的事‧響片訓練』奇摩部落格


 


親愛的琴恩‧唐納森,


我看了一集「通狗語者(The Dog Whisperer)」(相關閱讀賞罰分明,它的訓練聽起來似乎是投射適當的「能量」,但是看起來像是扯項圈的糾正訓練,它是哪一種啊?


 訓犬哲學大概是最具爭議性的訓犬議題:到底用什麼方式達成訓練呢?檢視哲學有二法:一是客觀觀察訓練者的行為,尤其在行為發生後他提供了何種後果,然後再看看後果對行為發生率的影響, A後果是什麼?它增加或減少Y行為的發生率?然後再歸類到操作制約的四原理中。


 另一個方法是記下訓練者自己說過的話,他描述自己正在做什麼呢?最後也最有意思的部分在於比較他的實際行為是否和所言相符。


 我們先來看看客觀分類,許多訓犬師不認為自己採用了操作制約的四原理,但是我主張他們絕對非得這麼做不可,而且這是解析訓犬哲學最有效的方式。操作制約四原理如下:


1. 正增強──啟始某件事,使這件事發生前才剛出現的行為多多發生。


2. 負處罰──終結某件事(例:移除某事物),使終結前才剛發生的行為減少發生。


3. 負增強──終結某件事,使終結前才剛發生的行為多多發生。


4. 正處罰──啟始某件事(例:加入某事物),使這件事發生之前才剛出現的行為減少發生。


 對所有的動物而言,食物、水和性都具正增強作用,因為假如牠們不覺得食物和水具有增強作用,牠們就會死,你也可以打賭,性也是正增強物,因為所有我們經常訓練的動物都來自綿延近十億年的血系,牠們的每代祖先至少都曾交配過一次,這是相當不錯的遺傳記錄,因此若推斷任一個體可能遺傳到這個特徵是相當合理的。


 若將之引申,終止食物、水、性或取得它們的機會都可作為負處罰,我最喜歡的負處罰例子來自訓雞營,參加的訓犬師藉由訓練雞磨練訓練技巧。其中一項作業是視覺區辨,雞面前有三角形、方形和圓形紙板,當雞啄了三角形時就會被增強。雞的動機極高,因為牠處於封閉經濟(只有訓練時有得吃),所以啄三角形的行為急速增加。每回訓練時間約兩分鐘,每天可能只訓練五六回,所以每回賺取兩分鐘食物的機會對雞來說很重要。


 這就是負處罰出現的時機了,如果雞啄了方形或圓形,牠不僅沒有食物增強,而且還受到移除三角形(譬如三十秒)的處罰,所以在兩分鐘訓練時間內,雞有三十秒時間無法出現啄三角形的行為──但這是唯一獲得食物增強的方式,結果將成就一隻極愛啄三角形卻極不可能去碰方形或圓形的雞,這是負處罰的典型例子。


 負增強是我們許多人止痛時的體驗,例如你頭很痛,服了止痛藥A仍無效,然後止痛藥B也無效,再試試止痛藥C時它生效了,你便體驗了負增強:疼痛消除,而且增加了造成此結果的行為──服用止痛藥C


 如果你的頭痛是因為先前走下地下室樓梯時不小心撞到頭,那麼未來你可能會避免走下地下室樓梯或走下去時小心一點兒,這就是正處罰的作用,請注意:同一個厭惡刺激──頭痛──可以是正處罰(當它開始發生),也可以是負增強(當它消失),如同雞的食物,當它開始出現即為正增強物,當它被取走時則為負處罰物。


 訓犬時,食物、玩具(對有些狗而言)、別隻狗或飼主(尤其一陣子沒見到之後)、摸撫和稱讚全都是一些訓練者會用來作為正增強物的事物,以它們增加行為頻率(例如召來、坐下、牽繩散步、正確如廁或啃咬適當物品)。有些訓犬師也利用它們作負處罰,終結它們的出現以減少行為(例如玩耍過於粗魯、撲人或沒有等在原地),這代表訓犬哲學的一個客觀分類派別:使用正增強及(或)負處罰,依照增強物的類別也可再行分類:有些訓練者利用一些增強物但反對其他的增強物(例如使用稱讚和拍撫但不用食物),有些訓練者則什麼有用就用什麼。


 『厭惡刺激』是預示動物即將遭受身體傷害或死亡的訊號,換句話說,它們是令動物產生疼痛或恐懼的事物,以訓犬而言,最常見的厭惡刺激是扯抽項圈、向狗丟東西、把牠抓起來甩、把牠四腳朝天翻倒在地、巨響、打牠、用水或除蟲菊等化學物噴牠、掐牠的耳朵和電擊。如同食物、玩具和遊戲等,這些厭惡刺激也可以出現或終結,而且如同一些正增強物,它們的效果因狗而異,有些狗較為敏感,極多厭惡刺激的種類和強度都令牠們痛苦或害怕,而有些狗則耐受度較高。


 所以訓犬師的另一個分類派別是是否使用厭惡刺激,另一較不明顯的分類是,是否以厭惡刺激作正處罰以減少不喜見行為、或作負增強以增加喜見行為(例如掐耳朵的拾回訓練方式),或者兩者皆利用。


 如果你錄下訓練師的訓練片段,數數這人提供的後果(希望時間點都抓得很準),然後再看看這些後果對反應頻率的影響,你可以計算出他使用哪種操作制約原理及他使用的比例為何,有人可能是72%正增強和28%負處罰,有人可能是55%正處罰、40%正增強和5%負增強,哪隻狗兒和訓練何種行為也可能影響這個比例變化。


 現在好玩的來了,如果你去訪問這位訓練師,或者閱讀這位訓練師對自己訓練的描述,你不可能獲知他對狗或行為分別使用多少比例的操作制約原理,有些訓練師根本完全否認自己使用操作制約!相反地,他們可能會出現以下三種行為之一:


1. 提到犬類認知以及一些作法的影響,最常提到的是對假想社會結構的影響,例如:「如果你讓狗在你之前出門去,牠將認為牠是領袖。你一定要比牠先出門去,這樣牠才會覺得你是領袖。」


2. 提到以「犬類語言」溝通的必要性,他們若不是提到社會結構(如前述1)就是提到一些說法,例如若要狗兒理解你,「狗媽媽教訓幼犬時會甩動牠們並且低吼,所以你要模仿牠,把幼犬抓起來猛甩,並且使用低沈、咆吼的聲音。」


3. 使用精神治療模式的神祕語言,例如:「相信每一隻狗都是完美獨特的,這代表每隻狗都應被視為個體,我們應該明白,每隻狗都只能夠依其獨特個性及限制而表現反應。」


 當然,雖然沒人可證實其中任一項,它們是有可能屬實,所以你在電視上看到的訓練師很可能是在投射能量,然而,如果扯項圈的糾正方式使行為減少,他無疑運用了正處罰,也許這才是他「真正」使用的唯一方法,或者,他也可能同時採用這個方法和能量投射法。


 


譯註:康納森女士是個腦筋非常聰明的人,看得出她不著痕跡的嘲諷嗎?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oceanann 的頭像
    oceanann

    oceanann的部落格

    oceanan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