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https://imageproxy.pixnet.cc/imgproxy?url=https://tw.blog.yahoo.com/photo/photo.php?id=4l24IwudExI0hB5GwbbCw6NwEw--&photo=ap_F23_20080329122745873.jpg)
無法和飼主分離的狗狗 / 狗狗的分離焦慮症
用心的編輯,只為幫助您與愛犬的相處;給狗兒幸福終生/不離不棄是您我應有的責任﹝黃美華/ 頑皮狗-生活教育推廣中心﹞
有許多的飼主經常得意自家的愛犬忠心耿耿,寸步不離、主人走到哪裡牠就跟到哪裡。
更有飼主外出回來,看見放任於家中的寶貝有了許多的傑作,例如一地便溺、物品/家具破壞、垃圾桶翻爛等等…以上請飼主您不要高興太早,也請您千萬不要動怒;您的愛犬所表現的種種、都是因為對您萬分依戀、無法失去您的現象,牠患有狗狗的---分離焦慮症。
狗狗的「分離焦慮症」是人類所引發的疾病,主要因素在您為牠建立的生活模式,在相處、探望、關愛、陪伴方面,牠產生過於依戀的現象,以致於看不見您牠幾乎痛苦的活不下去。狗狗是“超人”與“幼兒”的神奇組合!牠心智能力和貓、兔、鼠一樣,比幼兒還幼兒【牠們在我們眼裡的能力,皆是因為天生的聯結能力歪打正著、經驗串聯而成、和「腦」的思考運作無關。後註】;您看過三歲以下孩兒看不見、找不著父母、肝腸寸斷的畫面嗎?
會過於依戀主人的狗兒除了是受疼愛、和主人同進出、同房/同床的生活模式;膩在一起的時間太長、在家中陪著牠玩、甚至包括讓牠「視線」隨時可尋及,就足以讓牠產生萬分依戀的心性。
分離焦慮的產生之快、恐怕快到令一般飼主人類無法想像;依狗兒的個性/心性---
有的到新家要許久時日才能接受新主人,有的半天一天就產生「黏性」,有的超誇張只需幾個小時、或幾分鐘,就不讓去洗澡、上廁所不讓關門…在牠視線範圍外、看不見您的角落對牠而言就是一件痛苦的事。既是這樣,牠怎禁的起和主人同進同出、同床共眠的如此生活模式?因此在您「消失」時牠總是經歷著一場場痛苦的折磨。。。
分離焦慮的狗狗,並非只為依戀的主人而發生;其他也會因為失去所依戀的某物品或夥伴等、而出現焦慮。只是當牠若因物或夥伴而焦慮,會因為飼主的存在,狀況被阻斷、心緒在短時間內易平復,而忽略的主人並不會發現。
分離的焦慮對狗兒所產生的壓力遠遠超乎您能想像,為了消除壓力牠會做出種種傷腦筋的行為。例如藉由過度的舔、咬肢體、咬尾巴的疼痛等等自殘,來發洩、取代強烈的壓力/痛苦。
當愛犬在焦慮時,除了自殘,較常見的大都是厭食、隨意便溺、啃咬、有的嗚咽、咆哮、有的狼嚎(吹狗螺)。。。 牠痛苦的死去活來主人您可知道。。。
假如您的愛犬對您有分離焦慮的現象,那麼您不能在回到家時因為牠所造成的破壞而懲罰。除了於事無補,如果牠在獨處時會焦慮,牠就會更擔心您回到家中對牠的處罰,所以焦慮的程度更會增加。
要解決狗兒的分離焦慮飼主必須改變觀念、重新調整對待/相處模式,趕快為牠施行「學習獨立」的計劃;為牠做出門前的「麻痺感受」處理、基本服從訓練,最重要的是趕快建立能安定牠身、心、靈的定位處理---依照環境的條件為牠建立“待籠子”或“上鏈繩”的照護習慣(註)。
讓愛犬學習獨立的計劃:
在您離家前會有種種例行小動作(線索)看在牠眼裡:例如更衣、梳妝、拿取手機、皮包、穿鞋襪,或是關電視、關燈等等…這種種的小動作因為是「例行性」因而具有「預告」功能,讓愛犬意識到即將失去您、所以會引發牠對分離的焦慮。
同樣的,離別前的溫情告別:「我要走了,你要乖乖在家喔…」,對牠而言等同是「被棄留的預告/儀式」,對稚弱的心靈而言,情何以堪?(出門的線索要如何隱藏或克服,後敘)。
而每當您自外回家時,您向牠「報到」、您倆每每的「重逢模式」使牠精神狀態產生極大的亢奮與落差;如此,當您要離家時牠又如何能承受?
讓狗兒精神狀態保持平穩,不要因為您的「出」與「入」產生起伏,壓力與焦慮則無從產生。飼主應抑制自己的情緒,在出門前不應「預告」,到家後也不要「報到」;刻意保持平靜對待、理智的「視若無睹」才能矯正牠黏您的心性。
要治癒分離焦慮,飼主應理智運用「忽視」與「冷落」;避免讓牠情緒上有激烈的起伏變化,不讓牠那麼在意您的存在與否。
【一】、為愛犬做「學習獨立」處理
依戀主人的狗狗無法斷然面對獨處,飼主應理智運用「忽視」與「冷落」、實施「階段式分離」讓愛犬適應獨處:
階段一,冷落處置(每一階段視個案約5~10天)
飼主必須抑制自己的感情,刻意保持低調、施予冷落對待。
先給予5分鐘完全的注意力與親近(撫摸、互動等),接著換以5分鐘的“冷落處置”(連目光的接觸都不宜)。
當寶貝前來尋求親近、慰藉時、或牠失落的發出哀鳴聲時,飼主應起身走離。這將讓您的愛犬學習面對現實,適應、發展自己的空間與獨處能力。應多實施以累積牠的適應性。
階段二,若即若離
將“冷落處置”進階為“分離處置”。
在您待的起居室門邊,用犬鏈或犬籠限制牠的行動、但牠視線仍然可以、或隱約、斷續看得到您。
10分鐘後再“若無其事”的將牠放開。當牠適應了以後慢慢拉遠雙方之間距離。
階段三,隱身法
將“距離分隔”進化為“視覺分隔”。
先為牠放一個會令牠喜愛、甚至耐久的食物(如乳酪或骨頭),將牠單獨留置房內、犬籠或上鏈繩,而您消失/出去門外計時5分鐘。
觀察假如牠有抓刮或哀鳴焦慮的現象,可稍微做出一點點聲響,如輕敲一下門或清一清喉嚨以稍稍安定牠的心、但不能開口說話。一但有做出聲響安慰,計時從頭再開始。必須在狗兒是安靜的狀態主人才可以現身、「忽視」與「冷落」的將骨頭收走。只有在牠獨處的時候,才有「好康」的待遇。
重複這些方式約五天,之後每天增加五分鐘牠獨處的時間,直到視覺的分隔最少三十分鐘(以上)。
平時飼主在離家前,可以放一件有您氣味的衣物(襪)讓您的味道取代您陪伴牠。您也可以將平常說話的聲音錄下來在離開時播放。
階段四,消耗精力法
在出門前以「消耗精力」的方式來降低愛犬對主人外出的敏感、依戀與注意力。
出門前可先讓牠玩一些耗費體力的遊戲、運動;當牠感到疲倦時,您的離開對牠的刺激會變的比較小。安全、適度的「機車隨行」是很好的利用方式、可以適度運用。
在您離開後,如果牠有事可「忙」,牠會沒時間焦慮。
在外出前給牠非常有興趣的玩具、或是可以將零食藏在玩具中的特殊玩具。提供牠必須花費時間、力氣來贏取食物的方式:如需要費時啃的食物,或將食物藏住、或是壓在牠的碗下面,這些可能引起牠的興趣、並讓牠必須花費時間力氣才能取得,這樣的方式能充實牠的獨處、幫助牠打發、度過您離家的時間。
【二】、為愛犬建立出門前的「麻痺感受」處理
飼主必需讓狗狗對您出門前的種種線索產生「麻痺」、不再敏感。
狗兒的焦慮來自牠所見的而不是所想的(狗兒無法由腦思考、推理想像,牠的認知是以聽覺、視覺等直接串聯而來)。所以您必須積極利用在家的時間,經常反覆的演練您外出前的那一套程序。例如拿鑰匙、開門、關門、或是握著門把、穿上外套、拿起皮包、穿鞋…讓牠接受這些例常動作,對這些線索麻痺/遲鈍,因而失去引發焦慮的動力。
甚至您必須將這些線索和一些美好的感覺串聯在一起。例如和「您依然存在」、或是和食物、或是和安定感製造聯結。(後註)
1.將出門前的種種線索和您依然存在的象徵串聯:
以往您“在”與“不在”家中,最大的象徵是燈、電視、收音機等等的“開”或“關”,現在在離家前的線索應和「您依然存在」聯結,保持您依然在家中的象徵、所以避免有“關”的現象。
2.將線索和“安定感”串聯、建立關聯:
給牠所依戀的物品陪伴牠、讓牠睡在上面,增加牠心靈上的安定感---所以在離開前的種種動作之後應給牠依戀的物品、玩具、毯子等、使之產生串聯與感知。
3.將線索和“食物”串聯:
離開前的種種動作應和會令牠在乎的食物建立連結/劃上等號,所以在離開前的種種動作之後應給牠「美食」,讓牠對那些離場的前兆感覺是美好/快樂的。
當這些聯結成功的建立之後,牠對於您即將外出的線索感覺會轉變為愉悅的。
當牠對於飼主離開前的線索麻痺以後,您應要開始做短時間的假離開。
剛開始假離開只能從幾秒鐘到幾分鐘,時間的長短應視狗兒的狀況,在牠還沒出現焦慮之前就必須回來。如果牠的反應已經不再焦慮,就可以逐漸把假離開的時間拉長。時間長短要經常變換,不能讓牠預估到您會離開多久時間。
狗兒的感知是以聽覺、視覺等直接串聯;所以除非牠對這些看在眼裡的線索已經不再敏感,不然在您真正離家之前這些例常動作都不宜出現在牠眼裡。您可以在牠視線外(別的房間)做好更衣穿鞋等動作,將公事包、手提袋、鑰匙等放在牠視線範圍外、藏好,在牠被別的事物吸引或是注意力被分散的時後悄悄離開,這樣可以減少牠的焦慮。
【三】給予愛犬基本服從訓練
狗兒基本的服從訓練包含不拖不拉的腳側行進、坐、臥、等(靜止不動)、(召)來。
其中對於建立愛犬獨處最有助益的是『等』。「等」---定身術,靜止不動、直到指令解除(包括飼主消失眼前)。此種訓練能磨練愛犬的心性,克服躁動、提高狗狗的穩定性,讓寶貝變的沉穩、有氣質。所以當狗兒訓練過「臥+等」自然能坦然接受飼主消失而不焦慮。
《家有失控的「超人」怎麼辦/ 靜止不動,狗狗的定身術-「等」》
http://forum.lovedog.org.tw/phpbb/viewtopic.php?t=21879
狗狗的分離焦慮是人類引起的心理疾病,請不要因為不當的相處模式而在不知不覺中害了牠。如果您愛牠,請以理智對待,讓牠適度的獨立自處吧。以上的種種如果能配合安定身心靈的“待籠子”或“上鏈繩”習慣,相信您愛犬的分離焦慮現象可以很快解除。
取文於寶島動物園 http://forum.lovedog.org.tw/phpbb/viewtopic.php?t=11601